麻黄的功效与作用 美食力量舌尖上的中药美味文化

麻黄 , 是麻黄科植物草麻黄、中麻黄以及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 。《本草纲目》中形容麻黄“其味麻 , 其色黄” , 麻黄因色黄味麻而得名 。下面跟随我们了解一下吧!

麻黄的功效与作用 美食力量舌尖上的中药美味文化

文章插图
相传 , 有个挖药的老人收了一个徒弟 。但是徒弟非常狂妄 , 师傅就让徒弟另立门户 。师傅不放心地对他说:“有一种药叫无叶草 , 它的根和茎用处不同 , 发汗用茎 , 止汗用根 , 一朝弄错 , 就会死人!”但徒弟并未记在心上 。师徒分手 , 各自卖药 。没过几天 , 徒弟就用无叶草治死了一个病人 。死者家属抓他去见县官 。县官传师傅到堂 , 责问师傅 。师傅告诉县官 , 已将无叶草的区别告诉徒弟 。县官命人打了徒弟四十大板 , 判坐三年大狱 。徒弟出狱后找到师傅认了错 , 表示痛改前非 , 重新拜师学艺 。从此 , 徒弟再用“无叶草”时就十分小心了 。因为这种草使他闯过大祸 , 惹过麻烦 , 就起名叫做“麻烦草” , 后来又因为这草的根是黄色的 , 才又改叫“麻黄” 。
麻黄具有发汗解表、宣肺平喘、利水消肿的功效 。可治疗风寒感冒、咳嗽气喘、支气管哮喘、风水浮肿、麻疹透发不畅、风疹身痒等病症 。由于麻黄的发汗力强 , 故外感风寒轻证、心悸、失眠、肺虚咳喘等均应忌用或慎用 。老人、小儿及体虚者宜用炙麻黄 。

麻黄的功效与作用 美食力量舌尖上的中药美味文化

文章插图
麻黄的功效与作用
1、用于外感风寒 , 恶寒发热 , 头、身疼痛 , 鼻塞 , 无汗 , 脉浮紧等表实证 。本品能宣肺气 , 开腠理 , 散风寒 , 以发汗解表 。常与桂枝相须为用 , 增强发汗解表力量 , 如麻黄汤 。
2、用于风寒外束 , 肺气壅遏所致的喘咳证 。能开宣肺气 , 散风寒而平喘 。与杏仁、甘草配伍 , 即三拗汤 , 可增强平喘功效;若兼内有寒饮 , 可配伍细辛、干姜、半夏等 , 以温化寒饮而平喘止咳 , 如小青龙汤;若属热邪壅肺而致喘咳者 , 可与石膏、杏仁、甘草等配伍以清肺平喘 , 即麻杏石甘汤 。
3、用于水肿而兼表证 , 为宣肺利尿之要药 , 本品发汗利水 , 有助于消散水肿 , 常与生姜、白术等同用 , 如越婢加术汤 。
4、取麻黄温散寒邪的作用 , 配合其他相应药物可以治风湿痹痛及阴疽、痰核等证 。
药食同源 , 流传千年的中医中药 , 不仅能够防病治病 , 还有你所不知道的美食力量 , 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舌尖上的中药美味文化 。

麻黄的功效与作用 美食力量舌尖上的中药美味文化

文章插图
麻黄豆腐
材料:麻黄30克 , 南杏仁15克 , 豆腐125克 , 生姜适量 。
【麻黄的功效与作用 美食力量舌尖上的中药美味文化】 做法:
1、麻黄、南杏仁洗净 , 控干水分 。
2、豆腐冲洗净 , 切块 。
3、麻黄、南杏仁、豆腐块、生姜同放锅中 , 加水适量 。
4、文火煎煮1小时后捞去药渣 , 吃豆腐饮汤 。
功效:清热润肺 , 止咳平喘 , 润肠通便 。

麻黄的功效与作用 美食力量舌尖上的中药美味文化

文章插图
麻黄雪梨瘦肉汤
材料:麻黄8克 , 雪梨2个 , 南北杏仁各12克 , 猪瘦肉200克 , 红枣3个 , 如甜食下冰糖 , 如咸食下生姜2片和盐 。
做法:
1、雪梨洗净 , 不去皮 , 切块 , 去心核 。
2、麻黄、南北杏仁、红枣洗净、浸泡 。
3、猪瘦肉洗净 , 不刀切 。
4、(如咸食则与生姜一起)下瓦煲 , 加水2000毫升(8碗量) , 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小时 , 下食盐或冰糖便可 。
功效:清热降火、润肺止咳 。

    推荐阅读